您的位置:网站首页 > 人文民俗 > 正文

民俗文化:生生不息 一方水土几多情[图

类别:人文民俗 日期:2017-11-2 12:51:33 人气: 来源:

  民俗文化与人们生活紧密相连,体现了人们日常生活的行为规范、伦理、认知方式和思维模式,是一个地域、民族或群体经过长时间的积累、、吸取和后,形成的相对稳定的生活方式或表达方式,如饮食、语言、文学、音乐、舞蹈、、礼仪、节日、服饰、手工艺、建筑、生活习惯、教、价值观念和世界观等,既有物质的又有的。

  三门峡现有230万人,境内除汉族外还有回族、维吾尔族、蒙古族、满族、壮族等32个少数民族1.7万余人,民俗文化丰富多彩。

  中国文化以渔樵耕读为特征,其文化形态具有应时、取宜、守则、和谐等。三门峡人见面打招呼多问候对方“吃了没有?”“吃的啥饭?”,或者有客人登门来访,必会说“吃过饭了没有?”“赶紧一起吃饭!”等,饮食文化占居相当重要的地位。特别是儿歌“小孩小孩你别馋,过了腊八就是年。腊八粥,过几天,哩哩啦啦二十三。二十三,糖瓜儿粘;二十四,扫房日;二十五,炸豆腐;二十六,炖白肉;二十七,宰公鸡;二十八,把面发;二十九,蒸馒头;三十儿晚上熬一宿……”吃得有规矩、吃得很丰盛!

  在灵宝羊肉汤、灵宝烧饼夹肉、大刀面、脂油烧饼、灵宝“一生”凉粉、陕州糟蛋、水花佛手糖糕、大营麻花、堂牛肉等众多美食中,尤以陕州糟蛋、水花佛手糖糕、灵宝“一生”凉粉、大营麻花名气响亮。

  据三门峡市地方志记载,陕州糟蛋系采用鸡蛋和黄酒酒糟加工酿制而成,为古陕州名吃。相传晚清时浙江绍兴一个酿酒师傅把这种工艺传到了古陕州城。经过糟渍后,鸡蛋具备了奇特的风味儿,蛋清为乳白色,蛋黄为橘红色。奇特的香味儿伴着浓浓的酒味儿,入口极爽,滋味绵长,令人赞不绝口!

  一说糖糕(也有地方称之为油馍)大家肯定不陌生,“水花佛手糖糕”更是古陕州独有的名吃。其主要原料为白砂糖、糯米面等,造型别致(形如“佛爷”之手,表皮若有水花、蓬松),焦酥适口,香而不腻,深受老年人喜爱。

  “一生”凉粉是灵宝特色小吃,至今已有数百年的历史。“一生”凉粉实为“酸浆”凉粉,与其他凉粉不同,“一生”凉粉以绿豆粉为原料,经浆水“点”过后,筋筋道道、酸酸爽爽,味道甚是独特。可凉拌,也可热炒,具有开胃、清热解毒等功效。

  大营麻花为古陕州名吃,始于清朝,其基本配料为精面、食盐、鸡蛋、糖等,分甜、咸两种,其色柿红透亮,有棱有角,黄焦酥脆,久放不干,营养价值较高。酥脆到什么程度?有“掉在地上拾不起”之说。

  以水花佛手糖糕为例:相传1900年八国联军侵入,慈禧太后仓皇出逃,后来在返京途中,过陕州,即今天的三门峡市。慈禧太后平常笃祖,人称“老佛爷”,但这“老佛爷”却“不是吃素的”,返京途中到处要吃要喝,地方官伺候得她满意的往往得到赏赐提升。当时陕州知州为了献媚邀宠,就来了个“借花献佛”,命令当地的名厨精心制作了一款造型别致的“水花‘佛手’糖糕”给慈禧太后食用。慈禧太后看见“佛手”上那无数精美的“水花”,喜从心来。因为慈禧太后刚刚经历了一次狼狈的逃难,险些失去宝座,此时见到吉祥“佛手”喜不自胜。一尝,果然不同凡响,糖糕焦酥香软,似乎还有一股玫瑰的芳香。慈禧太后非常满意,她对陕州知州说道:“卿用心良苦,朕自知之,为我佛,特赐厨师一件黄马褂。”陕州知州也受到了封赏。经慈禧太后亲口一尝,水花佛手糖糕便名声大振,日益流行起来,至今仍在豫西一带享有盛名。

  再以大营麻花为例:2003年12月,在汕头举办的第三届中华名小吃认定会上,大营老刘氏麻花被认定为“中华名小吃”,刘和平被中国烹饪协会授予“食品(麻花)制作大师”。而3年前,即2000年,刘和平一直想创造花吉尼斯世界纪录。他炸出一根长1.88米、直径0.26米、重29公斤的巨型麻花,但因经验不足、缺少公证等原因,首次冲击吉尼斯世界纪录失败。2001年9月27日,他又炸出一根长2.66米、重88公斤的特花,再次冲击吉尼斯世界纪录。直到2006年5月18日,刘和平五年前炸出来的特花才被载入世界吉尼斯纪录大全。

  三门峡饮食文化内涵丰富,但发掘、宣传、继承乃至创新上还应再加把力。拿陕州糟蛋与松花蛋、咸鸭蛋相比,陕州糟蛋名气虽然响亮,但因其制作工艺复杂,市场上一直不及松花蛋和咸鸭蛋流行。正因为如此,我们才应该重视起来,要不断加大发掘、宣传力度,特别是要有所创新。就像陕州区菜园乡北湾村的挂面,不但很好地继承了制作挂面的传统技艺,还创新生产出了胡萝卜挂面、西红柿挂面、菠菜挂面和芹菜挂面等。另外,我们更要注重对民俗文化中的“故事”进行深入发掘和广泛宣传。

  除了最基本的“吃”外,三门峡民俗文化中传说不仅内容丰富,有的还具有深远的影响,比如黄帝点兵、夸父逐日、唇亡齿寒、老君造桥等,音乐、戏曲或舞蹈类如黄河、玄天锣鼓、皮影戏、蒲剧、梆子、扬高戏等,服饰、手工艺如捶草印花布、树叶画、烙画、木版画、剪纸、澄泥砚、虢石砚、跑马灯、陶瓷彩绘、扎棚口等,特别是曾经名噪天下的百佛顶灯、诙谐而“任性”的骂社火、神秘而独特的地坑院建筑艺术等让三门峡人颇为自豪。

  “百佛顶灯”又称“顶灯”,是由一百名“”身披袈裟、头顶碗灯,手摇芭蕉扇进行表演的民间绝技。“百佛顶灯”以高、难、险著称,主要靠眼力、颈力,动中有静、静中有动,讲究一个“稳”字,吸收并运用了戏剧、杂技、体操等艺术手段,极具观赏性,充分展现了黄河文化、恢宏、粗犷、质朴的特色。

  地坑院又称“天井院”“地阴坑”“地窑”,是古代人们穴居方式的遗留,被称为中国北方的“地下四合院”,据说有4000多年的历史。作为豫西居住文化的符号,陕州区地坑院这种窑洞式民居蕴藏着浓厚的文化积淀和丰富的文化内涵,其建造十分巧妙,窑洞与大地相通,卧于大地之中,随大地脉搏跳动,冬暖夏凉且具备防震功能。整个窑院为方形,站在院中间看天空,天似穹窿,是天地之合的缩影,体现出方圆之美,是中国古代“天人合一”的哲学思想的反映,也是人与大自然和睦相处、和谐共生的典型范例。

  “骂社火”是社火表演的一个独特的种类,为灵宝市阳平镇的东常、西常两村群众的传统节目。其“骂”并非、之骂,而是一种、、。骂中贯穿斗文、斗武、斗巧、斗富、斗丑等过程。在这里成为一种,辱之愈甚敬之愈甚,为外地社火所不具备,所以这种大俗大雅完美结合的社火被誉为“天下奇俗骂社火”。

  棚口,又叫彩门,是一种古老的民间布扎艺术,是渑池县天池镇东天池村民间艺人的绝技,驰名宜阳、洛宁、新安等地。古老的东天池村,历史上建有多种。逢年过节,村里人有将庙神请回村的习惯,把神安置在搭有彩门的棚内,进香上供。各村为了表现请神诚意在所搭彩门上各显其能。2017年元宵节,东天池村10余名艺人精心制作搭建了一座棚口,用布1.2万余尺,由17块彩门组成,高11米,宽将近15米,宏伟壮观,令人惊叹!

  据《中国戏曲音乐集成》记载,扬高戏主要流行于豫西、晋南一带。起源传说有二:一是唐代一落第秀才精通音律,返乡途中困居灵宝,遂将当地民间小调整理成曲牌演唱,繁衍成弦子戏;二是该剧俗称羊羔戏,源自陕州牧羊曲发展而成。1955年,陕州文化名人李树滋先生,根据该剧曲调起伏大、尾音上扬的特点,正名为扬高戏。

  上述几例代表,均特色鲜明,不论是曲艺、绝技还是建筑艺术,都具有浓郁的地方特色,反映了地方生活习惯和教等。其中,灵宝市阳平镇东常、西常两村群众的骂社火极具代表性。

  “骂”实际上是“斗”,极具艺术性。例如表演中要出竿牌,白天挨了对方村子一通“骂”,晚上这边几名老先生就得琢磨明天如何出竿牌。在帅字令旗的统领下,一竿一块牌,帅旗上写啥字,那百十根竿子上(竿牌)皆包含这个字。竿牌为10厘米宽、25厘米高。例如东常村以“西”为令,“美帝”颇具调侃色彩的竿牌出笼;次日西常村以“东洋鬼子”的“东”字令再“骂”回去。而“西厢月下”“东吴招亲”之类就婉转可爱了。你看,这“骂”(“斗”)何其高明!

  再如扎竿。扎竿又叫捏竿、整芯子。制竿,就是让铁匠根据图样打制成竿芯子。一个竿可分三部分:一是固定部分,即把竿固定在方桌、车厢内,固定时可上螺丝;二是外露部分,即露在外面,表现一种动物或其他物体的形象,如打成蛇形,出社火时就染上蛇的颜色;三是部分,它贴近小孩的腹部,要留有小孩踏脚和的地方,其高度必须过胸。其中的捏竿,就是指装扮竿了,其程序分为涂谱、、穿衣三部分。演员们根据戏目、扮演的角色需要,按舞台上涂脸谱的要求涂谱。比如,扮演包拯,就涂大花脸脸谱;扮演小苍娃,就得涂丑角脸谱;扮演赵连,就得涂须生的脸谱;扮演青蛇,就得涂小旦的脸谱……于是《天仙配》《盗九龙杯》《断桥》《玉凤亭》《孟姜女哭长城》等故事一个个轮番上演,甚至黄帝铸鼎、黄帝、夸父追日等故事也能一一呈现,语言、文学、音乐、舞蹈、、礼仪等包罗万象!

  你方唱罢我登场,从正月十一到正月十六,两村各耍三天。而历史上曾经“从正月‘骂’到麦黄”,斗文、斗武、斗富、斗巧、斗丑,,豫晋秦三省观者超过10万人。

  采访中,记者最大的感受就是三门峡民俗文化丰富多彩,有的经过发掘及创新后焕发出时代新特色,如陕州地坑院风景区。而有的近乎,如灵宝的道情皮影,1996年、2005年,曾两次应邀出国演出,在赢得了广泛声誉。2007年2月,灵宝道情皮影被列入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遗憾的是2015年初,灵宝道情皮影第七代传人82岁的索辛酉去世。再如百佛顶灯,一位市民如此感慨道:“百佛顶灯将近20年没音信了吧?”1992年1月至3月,百佛顶灯在广州表演76天,受到许多的关注和报道。1993年8月,该节目应邀参加举办的首届中国农民文艺晚会演出。同年9月,在第三届“中国沈阳国际秧歌节、国际民间舞蹈邀请赛”中荣获“金玫瑰”。

  “历史上百佛顶灯曾经如此辉煌,如今鲜有亮相令人惋惜。”三门峡市民俗文化研究专家、市群艺馆原馆长贠更厚说,“就目前的继承与发扬并非没有突破口,三门峡的高校都有音乐或舞蹈教学,‘顶灯’难道不能融进现代舞蹈元素加以创新,使之成为日常教学的排练科目?再说了,市区的武术学校完全有能力组织对‘顶灯’进行新的编排。”

  “虽然三门峡民俗文化底蕴深厚,‘百花齐放百家争鸣’,但是有些领域由于种种原因后继无人甚至濒临。”湖滨区文化旅游局局长郭慧霞对部分民俗文化很是担忧。她认为,深入发掘、及时整理、重新包装,才是很好的继承,并且必须有所创新,让其适应时代的发展。

  “拿扬高戏来说,目前面临三大困境。”陕州区文化局原副局长徐邦虎说,“一是演员老龄化,后继乏人。峪里剧团由喜爱扬高戏的老艺人自发组织成立,2016年36人,60岁以上的占四分之三,40岁以下演员稀少。受市场经济影响,职业剧团尚且难以为继。二是戏装、乐器、道具破旧,影响演出效果。该团的戏箱还是30多年前的木箱,破烂笨重,音响、灯光等严重老化。三是戏窄,缺少表演平台。2016年该团演出60余场,其中在陕州地坑院风景区演出7天,其他均为无偿演出,自娱自乐。”

  如何改进?徐邦虎认为,一要采取有效措施,鼓励热爱此戏的年轻人进团;二要抓质量练内功,打造精品剧目;三是有关部门要继续搭建演出平台,一些景区继续邀请剧团入驻表演,以传统经典剧目加优秀新编短剧赢得游客,取得双赢。

  三门峡的风味小吃特色鲜明,反映了我们当地的物质及社会生活风貌,但如何让这些名小吃全国甚至世界?“努力宣传非常有必要。”近年来,一直热心研究本土民俗文化的市文联孟国栋说,“漫步三门峡街头,沙县小吃、杭州小笼包如雨后春笋,别人在攻城掠寨,而我们还在犹豫徘徊,这怎么能行!”对于三门峡民俗文化的发掘、宣传与创新,他认为:“陕州地坑院风景区堪称典范,先是发掘包装,再就是大力宣传,不论是中国首个‘互联网+’智慧乡村游的标签,还是今年春节的持续关注,都说明要想打破‘养在闺中无人识’就得抛弃‘酒香不怕巷子深’的观念,要主动出击、广为宣传!”

  在大胆尝试通过影视剧脚本的创作来展现三门峡的民俗文化方面,孟国栋提出,比如骂社火可以用电影题材,以新农村建设及经济转型为主格调,配以年轻人的爱情为主线,通过人物和情节的矛盾冲突,利用骂社火这个载体向观众展现这一奇特的民俗文化。为了防匪患,历史上陕州区地坑院有过“院中院、洞中洞”的记载,甚至有些人家的地坑院还有通往的密道,与“地道战”异曲同工。最主要的是“我们并不缺故事”,无论是“陕县惨案”还是“井”,这些的历史人们不应忘记,通过影视剧的创作可以激励大家的爱国情怀。其实,利用影视作品展现一个地方的民俗文化并不鲜见。比如许多抗战影视题材都有侵华日军当地文化的细节,尤其是对当地艺术瑰宝的,如果能把三门峡的剪纸、十碗席、面豆、锣鼓书、扬高戏、黄河澄泥砚等元素融进影视作品中,军民携手抗击日寇的故事一定很令人震撼。

  当然,这些构想只是,目的都是为了多一些宣传渠道。对于三门峡民俗文化的发掘不仅仅是宣传和展示,如何继承并且将其发扬光大才是目的,而这一切都离不开创新。

  三门峡是华夏文明的发祥地之一,历史悠久,文化厚重。自2月17日起,本报先后从仰韶文化、庙底沟文化、黄帝文化、文化、虢国文化、禅文化、黄河文化、古道关隘文化、陕州文化以及本地民俗文化等10多个方面,展示了三门峡的众多文化遗存和深厚的历史文化积淀。文章刊发后,在社会上引起较大反响。相信依托得天独厚的文化资源,在打造文化高地,推进历史文化传承与创新方面,三门峡能够取得丰硕的!

  推荐:

  

关键词:民俗几把特征
0
0
0
0
0
0
0
0
下一篇:没有资料

网友评论 ()条 查看

姓名: 验证码: 看不清楚,换一个

推荐文章更多

热门图文更多

最新文章更多

关于联系我们 - 广告服务 - 友情链接 - 网站地图 - 版权声明 - 人才招聘 - 帮助

声明:网站数据来源于网络转载,不代表站长立场,如果侵犯了你的权益,请联系站长删除。

CopyRight 2010-2016 惠灵顿旅游网- All Rights Reserved